民营企业闪耀各大榜单 净资产利润率高于国企 新兴产业一枝独秀
(记者姜虹)近期,“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等榜单相继发布。记者对各大榜单梳理发现,新产业新经济的出现,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创设,可以大大缩短一家优秀企业向世界500强迈进的时间。 高科技企业谷歌1998年成立,2009年进入世界500强,仅仅用了十年;十年时间对很多企业来说,可能都还没有平安度过成长初期。京东与阿里巴巴进入世界500强也只用了17年,腾讯则用了18年完成了对世界500强的追求,小米则更是只用了8年就跻身世界500强。它们恰恰都是中国企业的翘楚,更是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中的代表性企业。 国企和民企上榜数量接近 2019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9.10万亿元,比上年500强增加了11.14%。入围门槛连续17年提高,2019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323.25亿元,而在此前发布的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也创新高,达到185.86亿元。千亿俱乐部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中国平安成为第一家中国万亿级民营企业。 通过2019中国企业500强分析数据看出,中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的数量总体保持着增长趋势。2019中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数量为234家,比上年500强小幅减少了3家,占全部500强的46.80%;国有企业为266家,占全部500强的53.20%。 2019中国企业500强的亏损面再次扩大,但企业亏损总额明显减少,亏损额与净利润的相对比下降。2019中国企业500强中,有37家企业发生亏损,比上年500强多了5家,亏损面为7.40%;亏损面在连续两年下降后,再次回升。民企500强中有11家企业发生亏损,较上年增长2家,亏损总额78.89亿元,亏损情况有所改善。 总榜单中的“对垒” 在主要指标中,国有企业在收入、资产等主要指标上,仍占突出地位。2019中国企业500强中,266家国有企业的55.65万亿元,占全部500强营业收入的70.36%;净利润为24349.33亿元,占全部500强的68.94%;员工总数2482.02万人,占全部500强的73.89%。国有企业在上述指标中的占比,明显都高于其数量占比,表明国有企业在规模体量上,总体上大于民营企业。 国有企业承担了比民营企业相对更重的税负压力,但国企与民企综合税负率均比上年500强有所下降,而且二者之间差距在持续缩小。受宏观经营环境影响,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全面下滑,其中金融央企经营绩效全面下滑,非金融央企与地方国企经营绩效总体上有所改善。 国有企业的纳税额为3.18万亿元,占全部500强的78.52%,综合税负率为5.72%;而民营企业的综合税负则只有3.71%,显著低于国有企业。从与上年500强的比较看,国有企业综合税负下降0.6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综合税负下降0.07个百分点,这也反映政府降税举措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都有一定程度表现。 其次,数据显示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收入利润率高于民营企业,但净资产利润率低于民营企业。2019中国企业500强249家国际化经营中,含国有企业164家,其平均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78%,高于85家民营企业的3.16%;其平均净资产利润率为7.63%,远低于民营企业的13.53%。国际化经营盈利指标方面,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各有高低。 另外,国有企业是实施并购重组的关键力量。2018年可以说是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并购重组成为国有企业化解过程产能、整合优势产能的重要手段。榜单中有104家国有企业参与并购重组,占全部国有企业39.10%,国有企业参与并购重组的比例高于民营企业近6个百分点。从实施并购次数看,国有企业共实施了613次并购重组,占全部并购重组次数的61.30%。从企业平均并购次数看,国有企业为5.89次,高于民营企业的4.96次。 实际上,在中美贸易摩擦的不利影响下,企业平均收入利润率有所下滑。在金融去杠杆的推动下,2019中国企业500强的资产负债率持续提高,企业融资难问题有一定程度缓解;资产周转率总体上保持稳定,国有企业微升,民营企业略降。企业资本深化不断推进,资本劳动比持续提高,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大企业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转变。人均产出水平持续改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差距有所缩小。 行业榜单各有千秋 在中国企业500强总榜单外,制造业和服务业榜单都是每年的常规榜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发生重大变化,民营企业是制造业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但近年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制造业民营企业面临着投资下滑、增速放缓、盈利能力下降的问题,需要积极应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挑战。 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整体规模稳中有升,盈利水平稳定,社会贡献继续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有所改善,发展步伐更趋坚实。2018年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入围门槛继续提高,突破80亿元大关,为85.6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为180171.27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3402.96亿元。 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在其涵盖的76个行业类型中,营业收入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均为重化工行业,营业收入总额超过500强的“半壁江山”。从榜单看出,制造业行业结构呈现出积极变化,部分先进制造业表现抢眼。通信设备制造业位居利润总额排名第四位,在行业平均营收利润率和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两项指标上,医疗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也位列前5名。 相比于制造业,服务业的行业结构分化更为明显。2006年至2019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金融、供应链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行业的企业日渐壮大,入围企业数量由59家攀升至127家,占比也由11.80%增加至25.4%。服务业企业500强净利润总体保持增长,净利润总额为2.68万亿元。可见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正劲。 同样是服务业,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发布100强的榜单显示,海航集团、苏宁控股、恒大集团分别位列前三。另外,第四到第十位分别是京东、碧桂园、国美、大商、万科、雪松和中南。行业基本集中在综合、互联网零售业和房地产等行业。不难看出,随着“互联网+”的深入融合,电子商务对民营企业的收入贡献有所提升。 另外,除了常规榜单外,今年,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首次发布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排行榜。可见,该行业已经形成新的热门关注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成为入围主力产业,两个领域分别有30家、23家企业入围。华为毫无悬念的以7212亿元的资产雄霸新兴产业第一名。 而在新兴企业中企业最多的应该就是互联网企业了,互联网作为新型企业的制造源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榜单看,2019年战略性新兴业务发展迅速,100强共实现战新业务收入6.1万亿元,占企业全部营业收入的37.2%;实现战新业务利润3565.4亿元,占企业全部利润的46.0%。可以说,新业务的发展对相关企业培育壮大新动能、推进转型升级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2019中国战新产业100强中,国有企业为43家,实现战新业务收入3.2万亿元,民营企业为57家,占战新100强比重为51.9%,入围的57民营企业中有3家战新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研发投入上,战新产业100强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总计4384.7亿元,同比增长22%,平均研发强度2.55%。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总体上看,推动企业快速成长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新经济本身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一经诞生便可迎来爆炸式增长;二是互联网技术支撑了企业商业模式的颠覆式创新,加快了企业市场拓展;三是竞争激化成为频繁并购重组的催化剂,强强联合大大缩短了企业规模扩张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