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 作者: - 小 + 大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民营经济组织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便利。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正积极发挥“商人纠纷商会解”的独特优势,深入开展“商会调解强基层、促规范、解纠纷”活动。目前工商联系统各类商会调解组织超过6900余家,部分地区调解组织已覆盖超过30%的商会。 1.6万余名商会调解员,聚焦涉企纠纷实质化解,帮助企业查找经营管理漏洞,针对性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了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有事找商会”越来越成为民营企业的共识。商会调解组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在成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 织密多元解纷一张网,夯实机制根基 构建协同高效的调解机制网络是商会调解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四川省工商联、省法院、司法厅联合开展“枫桥式商会”建设,明确阵地建设等7类28项标准,将商会调解纳入预防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大体系。成都市工商联与市司法局依托“万所联万会”机制,推动182家律所与161家商会结对共建,赋能商会调解工作。制度一旦完善,工作举措便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山东省龙口市商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创制出商会劳动人事争议“4+5”调解模式:矛盾跟踪排查、重大纠纷速报、商会调解信息交流、各部门配合联动——四项制度像四梁八柱撑起了调解架构。调前证据保全、伤残等级协商确认、赔偿款先行支付、调解协议履行保障、调解程序前置约定——五项机制则像五条快速通道,让工伤、欠薪等易激化的矛盾有了缓冲空间。 “在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案件中,正是因为有程序前置约定条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直接指引当事人先找商会,我们用两天时间就调解了这起纠纷。”山东省龙口市商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陈学童介绍。 锻造专业调解金钥匙,提升纾困实效 企业家调解员懂管理、人脉广、熟行规,具有调解企业纠纷的独特优势。“企业间出现纠纷,他们首先想到找我们‘喝杯清茶’。”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商会调委会副主任李海庭说。李海庭带领由38名企业家、行业专家、社区负责人组成的调解队伍,在鞋材市场、电商园区、行业协会等区域设立多个调解联络站,实现“小事不出园区,大事不出商会”。 “凭借懂行情、知行规的优势,我们累计化解经济纠纷2000余起。”在调解一起涉及多家公司、资不抵债并引发系列诉讼甚至刑事控告的复杂纠纷时,李海庭利用掌握的社会资源找到一家优质买受公司承受资产清偿债务,最终不仅化解恩怨,还使双方意外各得百万利益,买受人也顺利办理财产过户。 跨地域涉企纠纷在专业化和规范化调解下得到妥善化解。“来自江苏宿迁的一家公司和广东深圳一家公司,因160余万借款发生纠纷,申请重庆市江南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凭着专业的法律知识及调解能力,调解中心线上调解成功并签署调解协议,南岸区人民法院对调解协议及时作出司法确认。”重庆江南商事调解中心主任巫云德介绍道。 精准匹配需求的定制化服务显著提升调解质效,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探索“订制调解+”模式。“这个模式实现按个案订人员、订时间、订方式。”江安县工商联主席杨方介绍。通过分单、联单、派单、返单管理实现全流程跟踪,“订制调解+司法确认”联动,引导当事人对1121件成功调解案件进行司法确认。“成立四年来取得挽回损失共计6.3亿元的成绩,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印证了精准施策的显著成效。” 构筑源头治理防火墙,厚植法治沃土预防在前可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就是坚持预防在前,抓前端、治未病。 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法治素养,可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基础性支撑。重庆市江南商事调解中心依托南岸区工商联、区司法局、律师协会建立的“万所联万会”机制优势,组建24个顾问团队,定期开展“法治体检”等活动,对涉企纠纷进行排查、监测、预警。 “我们一对一开展以案说法,组织法治讲座和法律实务培训近100场,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江南商事调解中心主任巫云德说。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能有效防范化解一批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四川省江安县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了“普法先行防风险、 动态预警防激化、回访评审防反弹”的闭环机制。组织4家律师事务所与195家企业、12个商(协)会建立对口联系,开展培训30余次,覆盖1000余人次。 “人民调解委员会对6家矛盾突出企业主动介入,提前沟通调解,避免矛盾激化。”江安县工商联主席杨方表示,调委会还设置回访机制和评审总结制度,不定期回访排查与定期集中评审总结相结合。这种将纠纷消弭于萌芽的实践,防止矛盾反弹,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我们从2011年开始每月编辑一期《商会调解之声》月刊,具体内容包括调解动态、调解信息、调解典型案例和企业用工注意事项等,至今已出版了212期,发放数量8400多份。”龙口市商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陈学童表示。企业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也能得到相关合规指引。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商会调解组织聚焦矛盾纠纷实质化解,点滴实践悄然汇聚成大智慧。工商联组织依托商会调解方式解决涉民营企业纠纷,助力维护广大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这些案例无不印证着“枫桥经验”在民营经济领域的创新——它既是纠纷化解的前端哨点,也是民营经济领域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被实践反复检验的商会调解之法,正在为广大经营主体营造更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奋力前行,也将在法治轨道上更好促进“两个健康”。(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 (编辑:韦吉) |
上一篇: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联合印发意见 指导和推动企事业单位依法依规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