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来源:新华社 作者: - 小 + 大
海阔风清,椰林葱郁。3月3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圆满收官。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人们迫切希望能有更多更强大的确定性力量,来推动世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4天会期,深入的交流和丰富的活动,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线下参会……热烈坦诚的思想激荡中,团结合作发展的共识在凝聚,携手共克时艰的力量在积蓄。中国博鳌,再一次向世界传递强劲的信心和希望。 3月3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新华社记者 吕帅 摄 凝聚发展共识: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3月28日下午2点,博鳌国际会议中心一层东屿宴会厅,年会第一场分论坛开始前半小时,入口处便排起了长队。开场前15分钟,会场内已座无虚席。 时隔3年,与会嘉宾再次以线下方式相聚博鳌,聚焦发展与普惠、治理与安全、区域与全球、当下与未来四大板块议题深入交流,探讨亚洲和全球发展大计。 “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的年会主题,反映了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的心声。 博鳌声音,世界瞩目。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五次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阐释中国发展之道,回答时代之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亚洲和世界更美好未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此背景下,这次年会意义特殊、备受关注。 3月31日拍摄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本次年会取得了重要积极成果,深入分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所在,增进了国际社会团结合作的共识,提出了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张。”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在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说。 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在团结合作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自2013年以来,在博鳌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多次深刻阐释这一理念。 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再到全球文明倡议,习近平主席提出系列倡议,不断丰富和拓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路径,为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贡献力量。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今年年会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声音,在国际社会激起广泛回响、引发强烈共鸣。 “地缘政治对立、意识形态冲突、地缘经济碎片化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团结应对长期而共同的挑战才是克服不确定性的正确选择。”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呼吁,放弃对立与对抗,通过团结与合作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本届年会为应对当今世界的不确定性提供了重要指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各国合作应对共同挑战指明了正确方向。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在开放包容中完善全球治理——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化遭遇“逆流”。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探寻确定性,需要在开放包容中同舟共济,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全球性问题不能通过单边方式解决,应对全球性挑战应当依靠强大、透明和基于规则的多边体系。为解决当前的问题和推动未来发展,各国要积极把握机会,加强对话合作。 3月3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知识产权在数字经济和全虚拟世界中的前景”分论坛。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长期贸易碎片化会造成全球GDP高达7%的损失。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建议,通过合作来降低碎片化的代价,建立快速有效的全球机制来帮助脆弱国家建设债务处理方案,消除全球不确定性的突出来源。 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旗帜,携手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博鳌亚洲论坛发出的团结合作之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提振发展信心:以务实行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3月29日下午,“通胀、滞胀与加息:钢丝上的舞蹈”分论坛座无虚席,形象的标题反衬出当今全球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控制通胀与促进经济复苏,该如何寻找新的平衡? 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通胀、滞胀与加息:钢丝上的舞蹈”分论坛。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与会代表分享了他们对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变局的最新理解,大家一致呼吁,在抗击通胀的同时,需要重视金融稳定性问题,货币政策需要与宏观调控相互协调,做好多部门协调施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说:“要按照全球化的规律,把需求政策、供给政策、贸易政策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在‘钢丝上跳舞’。” 越是面临挑战,越是要加强开放合作,形成推动经济稳健复苏的强大合力。 面对世纪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因素冲击,维护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安全,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关切。 今年年会首场分论坛议题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凸显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贝哲民说,区域化是当下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重要趋势。“区域化合作成为一切的基石,全球贸易体系越来越看好区域级别的制造中枢。” 对此,亚太地区被寄予厚望。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阿尼尔·基肖拉说,亚太地区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将在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越是面临挑战,越要深化区域一体化,推动亚洲共赢合作迈出新步伐。 当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正式启动,意味着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 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亚洲区域合作:新机遇,新挑战”分论坛。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在“亚洲区域合作:新机遇,新挑战”分论坛上,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说:“我们需要推崇包容原则,这也是整个亚太地区发展的一个主题。要不断促进彼此的团结与合作,有更多的包容和良性的竞争,希望能够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年会期间,海南发布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合作的十六条措施,旨在进一步发挥海南自贸港政策与RCEP协定的叠加效应,继续释放RCEP协定红利。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表示,进入2023年,亚洲区域合作面临诸多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将为亚洲区域经济的增长提供更加强劲的新动能。 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亚洲将成为全球消费增长重心,带动全球供应链、价值链调整。各国要顺应趋势,加强合作发掘发展机遇。”巴基斯坦规划、发展与特别项目部长阿赫桑·伊克巴尔说。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复苏向好和持续稳定发展成为论坛上各方瞩目的焦点。 新冠疫情三年来,中国经济以平均4.5%的增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面对逆境,中国仍然以如此有活力的变化和不断地创造来实现发展。我们相信,中国仍是全球经济主要增长动力、最大贡献国。”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的一席话,道出众多与会者的共同心声。 共享发展机遇:不断续写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共享新机遇 创建新可能”——论坛会址百余米外,三亚创新发展主题展吸引众多嘉宾参观,向世界展现海南自贸港拥抱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中,探寻新机遇、开拓新空间,正是年会上从政府官员到海内外企业最关注的话题。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机遇,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3月3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下一代互联网”分论坛。新华社记者 吕帅 摄 3月3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人工智能赋能美好生活”分论坛。新华社记者 樊雨晴 摄 本次年会上,“推进数字经济”“下一代互联网”“人工智能赋能美好生活”等分论坛几乎场场爆满,有不少人甚至挤在会场后排站着倾听。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刘建刚表示,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推动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新动能。 立足亚洲,面向世界。气候变化这个人类的共同关切成为最“热”的话题之一。据统计,年会上涉及绿色发展相关议题的分论坛至少有7场。 科特迪瓦总理阿希说,在气候问题上,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比如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可再生能源等,都让我们深受启发。 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清洁能源的未来”分论坛。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与会嘉宾共识明确——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将带来经济增长新空间,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看来,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合作的最大领域之一,各国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尤其需要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 机遇无限,开放为钥。 面对不确定的世界,唯有在开放中共享机遇,在合作中应对挑战,方能筑牢全球发展的信心之源,不断续写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向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致贺信,向世界宣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东道国,开放的中国再次向全世界发出邀约—— 2023年金秋时节,第19届亚运会将在杭州举行,又一件“亚洲大事”凝聚亚洲力量。 在世界经济寒潮下,中国始终向世界敞开怀抱,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风从海上来”——从博鳌小镇出发,浩瀚南海,一座座灯塔指引来往船只航向。走过20多载的博鳌亚洲论坛回响着更清晰的时代强音:团结合作、开放包容,人类社会将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记者魏玉坤、黄玥、高敬、吴茂辉、彭韵佳)
|
下一篇: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闭幕